追逐宇宙射線的獵人:羅西(下)太空探索的先驅

追逐宇宙射線的獵人:羅西(下)太空探索的先驅

上一回阿文介紹了研究宇宙射線的先驅,布魯諾· 羅西(Bruno Benedetto Rossi,1905-1993)的人生故事,但只講到了一半,現在接著講下去羅西人生的下半場。1943 年7 月上旬,貝特邀請羅西加入曼哈頓計畫,不到一個月,羅西就到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報到;幾週後,羅西的太太,諾拉和他們三歲的女兒弗洛倫斯也趕往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與羅西重聚。實驗室主任歐本海默要求羅西建立一個小組,負責開發製造原子彈所需的探測儀器。羅西很快意識到,原先那裡已經有一個由瑞士物理學家施塔布(Hans H.Staub,1908-1980)所領導的小組,他們的任務與自己頗為相近。於是兩人決定將他們的小組合併成一個「探測器組」。他們底下大約20 名年輕研究人員,包括後來在羅西手下拿到博士學位的“ 電子巫師” 馬修· 桑茲(Matthew Linzee Sands,1919-2014)和施塔布從史丹佛大學帶來的粒子探測器專家,大衛·B· 尼科德默斯(David Bowman Nicodemus,1916-1999)。為了估算原子彈的威力,科學家需要發明新的探測器去探測大型電離輻射,因為原子彈威力愈強,釋放出來的輻射強度愈高,探測到的空氣電離程度也就愈高。放射性研究一開始,就是根據空氣電離程度來測量輻射強度,但當時的電離室對變化的反應很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羅西和施塔布仔細分析單一帶電粒子在電離室內產生離子時的脈衝。他們意識到非常短暫的脈衝表示從原子中被電離的自由電子擁有很高的遷移率。羅西與艾倫(James S. Allen,1911-1982)合作,發現了電子在混合氣體中的漂流速度比在單一種類的氣體中來得大。艾倫和羅西以此發明了所謂「快速電離室」,並在戰後獲得了專利。它是曼哈頓計畫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後來被廣泛用在戰後的粒子物理學研究中。
 漫談石墨烯超晶格

漫談石墨烯超晶格

1. 晶格與倒易晶格
為了介紹超晶格(superlattice),我們得先從晶格(lattice)談起。晶格是介紹固態物理最常見的出發點,廣義來說是指一群點所形成的陣列,可以是有限大,也可以是無限延伸,可以是規則,也可以是不規則。當然,固態物理所關心的晶格,指的是無窮延伸且規則分布的點。對於某個晶格,假如可以找到一組原始向量(primitive vector),使得任一個晶格點的位置向量,都可由這組原始向量的整數倍疊合而成,且無一例外,那麼這個晶格就是個布拉菲晶格(Bravais lattice)。這個定義也可以換句話說成:假如有一組原始向量是 \(\textbf{a} {1},\textbf{a} {2},\textbf{a} {3}\)(當然,若是二維晶格,就只需要 \(\textbf{a} {1},\textbf{a} {2}\)),使得考慮 \(n {1},n {2},n {3}\) 之所有整數後便能讓晶格向量(lattice vector)
\(\textbf{L}=n {1}\textbf{a} {1}+n {2}\textbf{a} {2}+n {3}\textbf{a} {3}\)      (1)
無一例外地描述了某個晶格的每個晶格點,則該晶格為布拉菲晶格。以對稱性質來分類的話(這其實是個涉及群論的大工程),三維空間只有十四種布拉菲晶格,二維則只有五個。常聽到的體心立方(bcc)與面心立方(fcc),就是十四種三維布拉菲晶格當中的兩種,而近年熱門的二維材料石墨烯(graphene),就是五種二維布拉菲晶格當中的一種:六方晶格(hexagonal lattice)。
 電影《奧本海默》該出場而沒出場的科學家群像(下)

電影《奧本海默》該出場而沒出場的科學家群像(下)

上一回阿文列出六位諾貝爾獎得主,雖然參與曼哈頓計畫,卻無緣出現在《奧本海默》註這部電影。這一回阿文要繼續介紹五位與故事主軸密切相關,卻依然沒有得到導演青睞而「被消失」的科學家,藉此讓大家對曼哈頓計畫的規模與難度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註 除電影名外,文中將使用學界的通用譯名「歐本海默」。
首先要介紹的是寫下《弗里施· 佩爾斯備忘錄》的奧托· 羅伯特· 弗里施(Otto Robert Frisch,1907-1995)與魯道夫· 恩斯特· 佩爾斯(Rodulf Ernst Pierls,1907-1995)。這份備忘錄是第一個闡明如何產生核爆過程的文件。他們主張若使用235 鈾,只需要相當小的臨界質量,就能引發巨大的爆炸。弗里施是維也納出生的猶太人而佩爾斯是出生柏林的德國猶太人,佩爾斯是海森堡的學生,當過包立的助理,戰爭爆發時他正在劍橋大學拿著洛克菲勒研究獎學金進行研究。獲得了英國的無限期居留簽證之後,他留在英國並於1937 年就任伯明罕大學數學物理學教授一職。弗里施則是在1933 年納粹掌權後就離開奧地利,他在丹麥波爾研究所待了五年,1939 年中,弗里施離開丹麥,到伯明罕做短期訪問,但是二戰突然爆發使他無法返回丹麥。這就是他們共同撰寫這份重要文件的背景。
後來弗里施一直留在利物浦直到1943年末,繼續研究與鈾連鎖反應相關的散射截面,並開發了一種根據α 射線光譜測量鈾同位素組成的裝置。儘管利物浦時常停電、頻繁遭受空襲,弗里施仍然努力地工作,並獲得當地警察局的許可,讓他待在實驗室工作到很晚。1943 年8 月19 日,邱吉爾和羅斯福在魁北克會議上簽署《魁北克協定》後,英國決定將自己的原子能研究與美國的原子武器項目結合起來。弗里施無法以德國人身份進入美國(因為奧地利被德國兼併了),因此他匆忙歸化為英國公民,然後前往美國。抵達美國後,弗里施被分配到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當時鈾235 和鈽都已投入生產,弗里施的任務是確定要維持連鎖反應所需核分裂材料的數量,也就是臨界質量。這些實驗非常危險,因為金屬的輕微變化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使實驗者暴露在致命劑量的輻射中。有一次,弗里施僅僅靠在樣品上就意外地開始了這樣的反應—從他的身體反射的少量中子就足以啟動反應!他稱之為「戈迪瓦夫人集會」(Lady Godiva assembly,Lady Godiva 是反應堆的暱稱)。幸運的是,他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並即時將材料拆開,按照當時的寬鬆標準,他在兩秒鐘內收到了一整天允許的中子輻射劑量。
« 1 2 (3) 4 5 6 ...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