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教出怎樣的下一代? ── 紐西蘭課綱的啟示

大約六、七年前,我還在台灣服務時,返回紐西蘭過暑假,意外地在報紙上看到某校徵求物理教師的啓事。基於家庭團聚的想法,我很認真地研讀了該校的校史、教學特色與「ERO報告」(容後詳述),準備履歷後,遞出申請。或許因為我當時在大學裡任教的緣故,學校對我產生興趣,所以很幸運地通過第一關審核,而獲得面試(interview)的機會。


該面試由校長主持,陪同的還有二位副校長與自然科的學科主任。他們輪流提出教學相關問題,請我作答。其中有個問題,不僅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我在面談結束之後,自覺沒有回答得很好的一個提問。當下,其中一位副校長問我:「跟我們描述一下,你正常的上課方式?」

我大致是這麼回答的:我會先透過板書,或是投影片(圖片、動畫、影片),也會融入科技新知或科學史故事,把定義、觀念講解清楚。接著講解課本的範例,準備考題或練習題,讓學生練習。最後則讓學生發問,或進行課堂討論等。

各位不用猜,應該也知道,我並沒有被錄取。為什麼呢?

三年多前,我修畢教育學程,開始謀職後,相同的提問又重複出現。這一次,我算是「有備而來」,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然而,準備這個答案的過程,可以說是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在修習教育學程當中,從「自然科學科教材教法」的課堂上,我學會了如何根據《紐西蘭課程綱要》(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來設計教學活動與編寫教案。除此之外,還必須進學校實習(兩次實習,共十四週)。期間,不僅觀摩在校老師的上課方
式,還得準備教案並上台試教,課後再與負責輔導我們的資深教師開會,聽取建議。經過了一整年「學徒式」的培訓過程,當我再次面對這個問題時,已然成竹在胸。

然而,在分享我的回答之前,得先介紹一下《紐西蘭的課程綱要》,以下簡稱為《紐西蘭課綱》。

ab93a4f9c1c50a579ba0536f412f9424「以終為始」的紐西蘭課程綱要

期望下一代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相信是所有人類社會的共同心願。由於這樣的心願,所以教育改革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隨著改革者的動機、理念之不同,教改的方向也有很大差異。從八○年代開始,全世界以美國為首的教改方向,逐漸把焦點從「輸入」轉向「輸出」,也就是說,焦點從「老師教了什麼」,轉向「學生學會了什麼」。從1992年開始實施的《紐西蘭課綱》也是在這個思潮底下編寫而成。

從《紐西蘭課綱》的序言所交代的簡史,我們可以看得出,他們設計這份課綱背後的精神與用意:

從1992年開始實施的新課綱,是我們第一本「聚焦於學習成果」的課綱(outcomes-focused curriculum)。這本課綱裡明確地羅列,我們期望學生必須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然而,自從開始實施之後,社會變遷的腳步從未停歇。我們的人口中增添了更多族裔,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職場上對員工的要求也變得更加複雜。我們現今的教育體系自然必須因應這些變化與挑戰,因此,在2000-2期間,有了一次大規模的回顧與檢討。

在那次修訂課綱的過程中,教育部集思廣義,聽取與蒐集來自各級學校教師、座談會的意見,除了挑選學校試行之外,並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而在2006年擬出新版課綱的初稿。之後,又參照了一萬餘份的書面建言,才正式訂定了現行的課綱。

現行的《紐西蘭課綱》是從願景(vision)出發:我們期望的年青人是個有自信、有創造力、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且能夠積極參與及貢獻社會的終身學習者。根據這個願景,我們訂下課程課綱的基本原則(principles);列出值得推動與學習的價值觀(value);擬定未來不論是深造或就業,以及做為一位社會公民所需要的五項關鍵能力(five key competencies)

根據這些想法,《紐西蘭課綱》簡潔的規劃了八大學習領域(learning areas)與相應的成就目標(achievement objectives),不僅為全國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方向,也為各級學校的課程設計與教學評量上,提供一個依循的準則(Guidance)。請參考紐西蘭課程綱要概念架構圖。

紐西蘭課程綱要概念架構圖
       紐西蘭課程綱要概念架構圖

 
ab93a4f9c1c50a579ba0536f412f9424先構思再行動

我曾經誤以為,所謂的「願景」只是官樣文章,也曾覺得好奇,紐西蘭的老師真的有把這個願景當一回事嗎?

從我在紐西蘭這些年的服務經驗,《紐西蘭課綱》裡所描述的願景,的確是大多數老師的共識。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我個人的觀察,這個願景的形成,並不單是政府「由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而是透過許多對話、研究,「由下而上」逐漸形成的共識。

我問過自己:我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個「國英數理化一百分的學生」,或是希望她將來成為一個有自信、會思考、有創造力,懂得與人合作,能貢獻社會,並有能力終身學習(包括智商與情商)的人?

記得高中時的物理老師曾跟我們說過:「每當新學到一個理論時,不要立刻就認為它是對的,而急著把它『背下來』,而是要自己試著思考一下,和這位科學家『對話』一下,看看能否『反對』他的說法,或是提出更好的說法。萬一無法反對,也不能提出更好的說法時,再『暫時接受』這個學說。」
這就是我接受與認同,在《紐西蘭課綱》所提出的教育願景的心路歷程。
誠如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在《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書中所提醒的,許多人埋頭苦幹,卻不知所為何來。因此,面對紛擾不已的世局,我們需要知道目標,確認使命,才能擁有方針、掌穩心中的羅盤,航向圓滿成功的人生。

因此,在我們開始「誨人不倦」、學生們開始「焚膏繼晷」之前,是否應該先好好地思考一下,我們真正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ab93a4f9c1c50a579ba0536f412f9424品格教育:基本價值觀的確立

德為成人之本,智為為成才之源。德育與智育都很重要,但要成才之前,需先成人。紐西蘭在課綱中列出值得推動、堪為楷模的基本價值觀,其中包括:追求卓越;創新、探究與好奇的態度;尊重多元(族群與文化);平等與正義;溝通與參與;生態上的永續經營;誠正負責的品格;相互尊重的態度。

由於品格教育的層面甚廣,課綱中也強調,上述列舉的價值觀只是最基本的建議,並無硬性規定,更不是一張鉅細彌遺的清單。各校可以透過師生與家長、社區的對話,共同決定出屬於自己的「校訓」。

以我目前服務的聖約翰天主教男子中學為例,全校師生,含家長、社區、董事會,共同制定了五點「校訓」,我們學校稱為「支柱」(Pillars):

·      Presence:參與
·      Simplicity:質樸、誠實
·      Family Spirit:家庭、家族精神
·      Love of Work:熱愛工作、追求卓越
·      In the Way of Mary:追隨聖母瑪利亞的道路


從字面上的翻譯,我覺得很難完全表達這幾個「支柱」的涵義。不過,相信大家多少可以看得出來,這些支柱與課綱所建議的價值觀並行不悖,以及學校在品格教育上的努力。


ab93a4f9c1c50a579ba0536f412f9424紐西蘭學校教育的「王牌」-五項關鍵能力

在《紐西蘭課綱》裡,與教師在日常教學及教案設計上,關係最為密切的部分,就是這有著「王牌」之稱的「五項關鍵能力」。
大家可能會誤以為外國的老師都不會叫學生「背書」?其實,在我們要學習如何編寫教案、設計教學活動之前,教授所指定的第一項功課,就是得把五項關鍵能力給背下來!在每次正式上課前,教授都會從「我們的『王牌』是什麼?」(What is our TRUMP?)這個提問開始。

從「字首記憶法」來看,這張「王牌」是:

         T- Thinking:思考
         R- Relating to others:與人合同
         U- Using language, symbols, and texts:使用語言、符號與文字
         M- Managing self:自我管理
         P - Participating and contributing:參與和貢獻


每一個老師,不論是教哪一個科目,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應該以培養學生的這五項關鍵能力為主。


ab93a4f9c1c50a579ba0536f412f9424八大學習領域的規劃

紐西蘭所規劃的八大學習領域,與台灣的課程規劃略有差異,所以,我把這些學科設計的主要用意,簡短翻譯介紹如下(請參考下圖):
紐西蘭課程綱要,八大學習領域
 
·      英文(English):學生們學習,使用以及享受經由口頭,視覺或是書寫等型態呈現的語言或文學作品。
·      藝術(the arts):學生們透過連結自己的思維,想像,感官與情懷創造作品,並從賞析他人的創作當中,學習探索,精煉以及溝通自己的想法。
·      健康與體育教育(Hea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學生們透過與健康相關以及體能活動的內容,學習關於自己,他人以及整體社會的福祉。
·      第二外國語言(learning langushes):透過第二外國語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習其它語言,以及探索不同世界觀的能力。
·      數學與統計(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透過探索數量、空間與數據的各類關係,及其表達方式,讓學生理解他們生活的周遭世界。
·      自然科學(science):透過探索大自然,以及科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成為具備科學素養的公民,可以批判並負責任地參與,與科學相關的社會決策。
·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透過學習與探索各類的社會活動,培養他們參與及貢獻社會的能力,成為具批判思考、有學識、負責任的社會公民。
·      科技(technology):學生們學習成為能夠創新產品與系統的研發人員,以及敏銳的消費者,以期能夠改善世界。
 
這八大學習領域,既是一般的國民教育,也是學生未來追求專業的基礎。與關鍵能力相同,學習本身,既是目標,也是手段。換句話說,學科知識的本身很重要,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興趣與性向的探索也一樣重要。

所有的學習都不應該是孤立的,而是應該相互關聯的。此外,也應該和價值觀及關鍵能力的培養,互相呼應。因此,雖然我們把學科分成不同的領域,然而,這不應該成為學校在規劃學生學習經驗時的限制。


ab93a4f9c1c50a579ba0536f412f9424結語:讀書是為了什麼?

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很簡要地介紹了《紐西蘭課綱》的設計,希望大家對這裡的教育方式有個既見樹、又見林的理解。
行文至此,我感到需要「告解」一下。記得,我剛剛在台灣「拿起粉筆」的時候,儘管課本、講義、歷屆考題看得不少,但其實沒有真正關心過「課綱」。如果硬要找個藉口的話,可能是因為我是在那個環境裡長大的,所以,很容易忽略這種基本卻重要的東西,就像「魚看不見水」一樣。因此,對於中小學的教育目標,我曾經有過「讀國中的主要目標就是升高中」與「讀高中的主要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的誤解。

也許,透過《紐西蘭課綱》,大家也能和我一樣,再次思考一下:我們要小孩「讀書」是為了什麼?我們希望他們長成怎樣的大人?甚或是,我們未來的社會需要怎樣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