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塊書

  • 豪豬開講
  • 撰文者:林秀豪(豪豬) 教授
  • 發文日期:2018-05-02
  • 點閱次數:2397
「1578,到底為什麼是 1578 呢?」
普通物理的教科書,厚得不像話。
教師教不完,學生學不完,
攤開的書頁,像薛丁格的貓,
微瞇著眼,瞅著我似笑非笑。


每次教普通物理時,心裡都十分納悶。怎麼各個版本的教科書,都這麼恐怖地厚?隨便拿出一本研究所的教科書相比,簡直就是侏儒對上巨人,是學生越學越笨? 還是我們把學生越教越笨,上了研究所之後,反而只能讀懂這薄薄的教科書?

 
螢幕快照 2018-05-02 上午9.33.24
右手拿的普物課本,左手拿著量子物理課本。
 
幾年前數位教育開始崛起,青椒大學也開始熱心規劃開放式課程。由於攝影機要到課堂跟拍,又要重新設計課程,加上沒有任何額外酬勞,而且而且,學校還要求必須拿過傑出教學獎才行,自然參與的教授屈指可數。我大概平常胡言亂語慣了,就算學生側錄,也絲毫不受影響,就這樣一頭栽進開放教育的發展。這時心裡的謎團再次浮現,我也打算好好消化這厚厚的普物教科書。

教過普物的老師都知道,不趕課根本無法教完,但當老師卯起來趕起課,學生一個接著一個摔下車,寫完黑板回頭一看,學生失神的眼洞真是嚇人。事實上,普物教科書的知識內涵,早就超過一般現代智人的腦容量,硬塞應該會爆漿吧。

面對這樣的挑戰時,科學研究的訓練,畢竟頗為有用: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我捫心自問:「普物教科書印得這麼厚,會不會是書商的陰謀呢?」沒錯,就可以多賣些錢,一定就是這樣。(說好的小心求證呢?)

我做了件勇敢到十分荒謬的決定:一個學期就教十個問題。將教學聚焦到這些問題,帶領課堂上的學生,一起探究背後的來龍去脈,而跟這些問題無關的,就完全略去不教。在這資訊爆炸的世代,或許知識內涵已經不是學習重點。面對未知與挑戰時,學會如何建構知識與解決問題,才是安身立命之道。既然如此,又何必執著於課本的內容,苦苦趕課?

寫出這點子不用得意太久,就發現挖了一個大坑給自己跳,我去哪兒發掘這十個問題啊?十個問題,十個科學智識的挑戰。要能銜接高中生的程度,要能涵蓋重要的科學技能,還要能帶領大一生一窺研究前沿,這一堆「要能」真是要命。雖然用窮經皓首來形容是誇張點,但是為了推敲這十個問題,我可是讀了三四本厚厚的普物課本,頭髮抓掉好幾百根,才設計出可以呼吸的課程內容。

好不容易選定十個問題後,我將課程改革方案提交至課程委員會。開會前信心滿滿,來回翻看課程設計,創意佳可行性也高,一整個自我感覺良好到不行。到了開會時,看著課程委員低頭研讀的模樣,連我都不免忐忑起來。
螢幕快照 2018-05-02 上午9.43.10



74556240_l




「豪豬教授這提案真是用心,但是......會不會太激進了點?學生只學十個問題,夠嗎?」鼴鼠教授皺著鼻頭說著。





17813707_l©123rf.com




「我想豪豬教授在教學方面的用心,有目共睹,我們是不是多鼓勵一點?這提案不錯,試試看再說。」「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是如果大一訓練不夠紮實,以後專業課程跟不上,那就會衍生成四年的災難。大家還是要三思而後行啊!」犀牛教授瞇著眼,歪著頭展現很傷腦筋的模樣。



 
 
 
©123rf.com
 


23681984_l


沈默
打破後,一來一往的對談,很快演變成正反陣營大戰。

這時聰明的狐狸教授說話了:「那我們讓豪豬教授去教外系的普物好了!反正他們學習動機很低,學習效果很差。」熱絡的討論一時靜了下來,大家的頭都像點頭娃娃般晃動著。











活到四十幾歲後,發現人生處處可用成語,為何?因為碰到的事,古人都先幫你寫下來了。基於「死馬當活馬醫」的教育熱誠,以及「別人的小孩死不完」的精準評估,我設計的課順利通過,將要在工學院的普通物理登場。

教育改革不是新鮮的點子跟充沛的熱情爾爾。在江湖行走多年,說實在話,我最怕碰到徒具熱情的蹦蹦猴。如果沒有具體可行的配套與措施,教育改革通常是災難。Open to refocus:開放思考,聚焦執行,一向是我工作的準則。在面對挑戰時,必須有開放性的思維,跳脫框架觀看全貌,方能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也唯有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新穎的解決方案才有機會冒出來。但是再好的點子,也僅僅是喝茶話仙,需要蹲下來動手,搞定所有執行細節才算數的。如何針對規劃草案,評估現有資源、時程限制、執行困境、潛在風險等等,這可不是掉幾根頭髮份量的工作,這可是會禿頭的。

我望著這門會呼吸的普通物理課成長。為了鼓勵學生交流討論,在網路上設置了課程專頁,每堂課手寫的豪豬筆記掃描上線,幫助學生定錨。課堂上的攝影機,一五一十錄下師生的互動,變成青椒大學的開放式課程。修課的同學快轉豪豬教授的廢話,複習上課的內容。好笑的是,畢了業的同學快轉學習內容,專聽當年略過的廢話:罵人、期許、分享人生的點點滴滴。

我一路從工學院教起,接著是理學院,最後教回了物理系。學生上課的回饋與反應,遠超過當初的設想,跳脫課本與考試的桎梏後,師生間的論述與問答,也顯得格外深刻與動人。會呼吸的課程設計,帶來可以呼吸的學習。課程委員當年的憂慮,並沒有一一出現,但教書又不是好萊塢電影,當然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問題,需要時時修補校正。

完成第一年的教學探險後,依慣例檢討缺失,這下子嚇到我自己。回顧時才發現這十個問題......隱隱約約跟那厚厚的教科書有姦情,眉來眼去的。我辛辛苦苦跳脫框架,打破原來的教學架構,才端出熱騰騰的新鮮課程。但是剝離形式上的差異,更深層的課程內容與課本相互呼應,原來原來,我從沒有翻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竟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手把梅花嗅,春到枝頭已​十​分。


原來課本的內容與編排,也沒有這麼糟。只是老師忘了,忘記了為何要教普通物理;學生也傻了,傻到忘了問為何要學普通物理。我誠實地問了書怎麼這麼厚,自以為找到全新的解決方案,其實科學的脈絡依舊,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順著案頭厚厚的教科書看去,豪豬筆記堆疊著,看來我也沒能解決這厚度問題,苦沙彌宜喫茶去!

閱讀其他『豪豬教授的開放講堂』講義
來聽豪豬教授演講:https://pb.ps-taiwan.org/catalog/ins.p ... _m1_id=4&index_id=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