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科學方法:從達爾文到杜威的思考革命》

  • 科學家隨筆
  • 撰文者:Bernard Lightman (林祉均譯)
  • 發文日期:2021-02-13
  • 點閱次數:1021
在科學史的領域中,突破性的研究往往能夠檢驗以往被忽略的主題,或是用創新的方式利用典藏資料。另外也有一種研究,其創新性來自於作者如何用為人熟知的史料以及過去文獻討論過的主題,講出全新的故事。亨利.M.考爾斯(Henry M. Cowles)所著的《科學方法:從達爾文到杜威的思考革命》屬於最後一種。科學方法在十九世紀的發展橫跨英美兩地,改變了醫學,自然,與社會科學的樣貌。本書中創新的敘事,為這段歷史提供完整的圖像。
截圖 2021-02-13 下午5.25.01
 
達爾文故居的書房,位於倫敦近郊。
STEVE VIDLER/ALAMY STOCK PHOTO

 
Cowles考爾斯認為,達爾文的演化論為科學方法帶來全新的概念,這個概念在十九世紀型塑了生物學家、人類學家、神經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等領域的思考模式。考爾斯Cowles在第一頁便直接截了當的說:「並沒有所謂的科學方法,從來都沒有。」對一本檢驗科學方法史的書來說,這個開頭看起來並不樂觀,不過他的用意在於將科學方法的發展史定位為一個古老的迷思。
書中提到,這段歷史的發展很大一部分發生在十九世紀初期。那時候包括約翰. 史都.  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 、,威廉.  惠威爾(William Whewell) 、,和約翰.  赫歇爾(John Herschel)在內的哲學家與科學家,逐漸開始強調科學方法中假說的重要性,同時也反對假說只是荒誕的猜測。達爾文承繼了這套思想,不過他將其放入演化論的框架中,這點是前人未曾想到的。考爾斯Cowles認為對達爾文來說,物種和理論都是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逐步演化。


假說的驗證是科學理論的競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考爾斯Cowles提及達爾文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The Variatio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 )》(1868)所提出的泛生論,其實並非天外飛來一筆,而是與達爾文早期(1836~1844)的演化學說有些類似。達爾文相信,大膽的提出想法來解釋不同的現象,是科學方法中重要的過程。
不同領域中的英國學者相繼接受了這個想法,也就是自然和科學其實適用同一套方法。他們直接使用這套方法來理解科學的演進。像是赫伯特.史賓賽(Herbert Spencer)在他關於心理演化的著作中,便嘗試建構心智演變的自然史,將科學納入作為研究對象。科學變成了一套工具,讓具有適應性的心智能夠應付不斷演進的外在世界。包括威廉.班傑明.卡本特(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和約翰.修林斯.傑克森( John Hughlings Jackson)在內的神經學家,以及人類學家愛德華.伯內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也紛紛開始探討科學方法對他們專精的領域所帶來的影響。


 
截圖 2021-02-13 下午5.26.36
《科學方法:從達爾文到杜威的思考革命》作者亨利.M.考爾斯(Henry M. Cowles). 哈佛大學出版社2020.

 
考爾斯Cowles在書中的後半部將焦點轉移到美國,承接達爾文思想在演化心理學的發展。他首先描繪了形上學俱樂部(Metaphysical Club)的某次聚會。這個俱樂部由1870年代的哲學家組成,在麻州劍橋進行非正式的聚會討論。考爾斯Cowles從這個集會切入,開始討論美國思想中假說的重要性,以及科學的本質。(奇怪的是,Cowles並沒有把這個俱樂部和英國的形上學學會(Metaphysical SocietyClub)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將能帶著讀者了解大西洋兩岸的情況。)這個段落檢視了許多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包括查爾斯.皮爾斯(Charles Peirce)、,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 、,愛德華.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史坦利.霍爾(G. Stanley Hall)、,歐內斯特.林德利(Ernest Lindley),以及約翰.杜威(John Dewey)(註2)。


考爾斯Cowles在第185頁中宣稱,比較心理學針對動物智慧的研究「向外擴展至新的心智,同時向內使用新的方法,從動物的外部行為中,探尋牠們的科學思維來自何處」。心理學家開始研究兒童,期待能找出人類邏輯推理的發展根源。在討論完約翰.杜威John Dewey對實驗主義的興趣後,考爾斯Cowles在結尾簡單介紹了杜威Dewey創立的心理學學派─功能主義─如何成為美國主要的思想流派,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末。


《科學方法》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著作,完整介紹了英美兩地的自然與社會科學史。書中用全新的角度,檢驗許多重要學者的著作細節。本書論述嚴謹又容易親近,同時也奠基於豐富的歷史考據。19世紀的學術界流派林立,宛如《物種起源》的最後一段中,那樹木交錯的河岸。考爾斯Cowles所提出關於演化論為科學方法帶來轉變的假說,或將繼續生存繁衍。



註1:查爾斯·勞勃·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是英國自然學家、地質學家與生物學家。著名於其所提出的天擇與演化,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礎。
註2:約翰.杜威(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與心理學家。1919應學生胡適與蔣夢麟邀請至中國訪問,對20世紀初的中國民主與科學思想有深遠的影響。


本文感謝Physics Today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同意物理雙月刊進行中文翻譯並授權刊登。原文刊登並收錄於Physics Today, Dec. 2020 雜誌內 (Physics Today 73, 12, 56 (2020); https://doi.org/10.1063/PT.3.4637)。原文作者:Toni Feder 。中文編譯:林祉均,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生。


Physics Bimonthly (The Physics Society of Taiwan) appreciates that Physics Today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authorizes Physics Bimonthly to translate and reprint in Mandarin. The article is contributed by Toni Feder, and are published on (Physics Today 73, 12, 56 (2020); https://doi.org/10.1063/PT.3.4637). The article in Mandarin i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J.-R. Lin , Study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