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等號背後的意義來學物理
- Play-Create-Learn 紐西蘭科學與物理教育點滴
- 撰文者:蔡坤憲
- 發文日期:2021-12-01
- 點閱次數:4394
本文希望以我們熟悉的「等號」為例,討論其在數學與數值上「相等」的含意之外,還可能隱含有哪些物理意義?並從這個視角,看看這些隱藏的意涵,如何能幫助我們學習並增進對物理的理解與素養。
語言是思維發展的基礎。
Ludwig Wittgenstein
語詞的意義存在於它的用法之中。
當同學被問到什麼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時,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F\) 等於 \(m\) 乘以 \(a\)」。這樣的回答儘管不能算是錯誤,然而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說法呢?這到底是一個「數學語句」或是一條「物理定律」呢?
數學是物理的主要語言,所以我們在討論物理問題的時候,常常直接把公式唸出來。例如,\(F\) 等於 \(ma\)、\(F\) 等於負 \(kx\)、\(F\) 等於 \(r\) 平方分之 \(GMm\) 、\(F\) 等於 \(m\) 乘以 \(r\) 分之 \(v\) 平方等等。這些公式中的英文符號,各自有其代表的物理量。然而這裡一再出現的「等於」,除了數學意義上的相等之外,是否還具備其他的物理意義呢?
本文希望以我們熟悉的「等號」為例,討論其在數學與數值上「相等」的含意之外,還可能隱含有哪些物理意義?並從這個視角,看看這些隱藏的意涵,如何能幫助我們學習並增進對物理的理解與素養。
一,用於表示「數量相等」的等號
「等號」最基本的含意就是數值或數量上的相等,這與數學上的意義相同。因此,等號可以單純地陳述某個事實。例如木塊的質量為 \(2\) 公斤( \(m=2 \rm kg\)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 \(9.8\) 公尺每秒每秒( \(g=9.8\ \rm ms^{-2}\) ),或是電子帶有 \(-1.6\times{10}^{-19}\) 庫侖的電量(\(e=-1.6\times{10}^{-19}\ \rm C\))。
其次,等號也可以表達不同單位的物理量大小。一個完整的物理量包含有數字與單位兩部分,缺一不可。因此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單位來表示同一個物理量,而在單位換算的過程中,等號的意義就是數量上的相等而已。例如長度 \(1\) 公尺等於 \(100\) 公分( \(1 \rm m=100 \rm cm\) ),或是水的密度是 \(1\ \rm g/{\rm cm}^3\) ,透過換算,以公制單位則為 \(1000 \rm kg/ \rm m^3\):
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之間的換算公式( \(F=\frac{9}{5}\times C+32\) 或 \(C=\left(F-32\right)\times\frac{5}{9}\))是另一個例子。雖然換算的公式或過程看似複雜,數字與單位各不相同,但表示的卻都是同一個物理量。
二,用於表示「物理定義」的等號
由於上述在數學上「數量相等」的含意,物理的定義常以等號來表示。例如速度的定義為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位移:
在定義中「單位時間」的用語,轉換成數學運算就是「除以時間」,稱為「時變率」或「變化率」。速度的公制單位為「公尺每秒」( \(m s^{−1}\) ,每秒若干公尺)。對於這個物理公式,與其簡單說成:速度「等於」位移除以時間,更好的說法可以是:速度「定義為」位移的時變率。因為前者只是一個很單純的數學語句,而後者則對這條數學公式賦予了物理意義。
此外,由於定義的緣故,不同的物理量之間會存在「等值」關係。以單擺運動為例,週期定義為完成一次擺動所需要的時間(以秒為單位),而頻率的定義是在一秒鐘之內,單擺的擺動次數;以赫(Hz)為單位。根據定義:
舉具體的數字為例,假設單擺來回擺動一次需時 0.5 秒,那麼從簡單的數學除法可推論出:在一秒鐘的時間裡,單擺可以來回擺動2次(1秒 ÷ 0.5秒),而這正是頻率為 2 赫(\(2 \: \rm Hz\))的意思。從分數與倒數的關係來看:單擺週期的 \(0.5 \: \rm s \) 等於對頻率的倒數( \( \frac{1}{2} \rm Hz\) ),或是頻率 \(2 \: \rm Hz\) 等於週期的倒數( \( \frac{1}{0.5 \rm s}\) )。換言之,頻率與週期二者存在著「互為倒數」的關係:
然而,千萬不要只把它們視為兩個不同的公式,而是要根據它們的定義,去理解這二個物理量之間為何會存在「倒數關係」。對初學物理的同學而言,還要去思考一下,為什麼赫茲(頻率的單位)會等於「秒分之一」(\( 1 \: \rm Hz=1 \: { s^{−1}} = \frac{1}{1 \: s} \))?
別忘了,物理量包含有數字與單位兩個部分,因此在計算時,不僅要對數字做計算,也要對單位做計算,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至於以「赫茲」取代「每秒週數」成為頻率的單位,是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在1887年首先以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這一命名於1930年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提出,並於1960年獲得國際度量衡大會接受。
三,隱含有「比例」關係的等號
在「定義」之外,表示實驗結果的「定律」也常常會出現等號。
以彈簧為例,在彈性限度內,當我們在它下方所掛的砝碼數量愈多時,它的伸長量就愈大。也就是說,彈簧的伸長量(\(x\))與其所受的外力( \( F_{ext} \) )成正比:
式中的符號 \(∝\) 是「正比於」的意思。在數學的函數圖形中,成正比的兩個變數之間會呈線性關係。在外力對伸長量的函數圖形(F-x 圖)中,我們可以用點斜式(\( y=mx+c \) )來表示這兩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
運用數學裡的點斜式(截距 \(c=0\)),寫下虎克定律方程式。
附帶一提,如果我們考慮方向的話,由於外力與伸長量的方向相同,以向量形式表示為 \( \vec{F} _{ext} =k \vec{x} \) 。而彈簧本身的彈力( \( F_s \) )則與伸長量的方向相反: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兩質點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 \( F_g \) )與其質量乘積成正比,並與其距離(\(r\))的平方成反比,亦即
從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定律的形式是以「等式」來表示,但在這個等號的背後,往往隱含著物理量之間的「比例關係」。我們不要忘了,物理是一門實驗的科學,而「控制變因」則是設計實驗步驟的重要準則。因此當我們看到一條表示物理定律的等式時,不妨在心裡快速思索一下可能的實驗方法:哪一個物理量是操縱變因?哪一個是應變變因?還有哪些控制變因等等,這條定律是在探討哪些物理量之間的關係?讓「比例式」變為「等式」的比例常數,在物理上具有哪些意義?
四,隱含有「因果」關係的等號
\(F\) 固定 \( a ∝ \frac{1}{m}\)
這兩個關係式可以合併寫成 \( \vec{a} ∝ \frac{\vec{F}}{m} \),透過移項法,可再改寫為 \( \vec{F} ∝ m \vec{a} \)。依照先前介紹的數學方法,我們可以引進比例常數 \(c\),而把比例式改寫成等式:\( \vec{F} ∝ c m \vec{a} \)。
依照這個等式做計算,使質量 1 公斤的物體產生 \(1 \: \rm ms^{−2}\) 的加速度所需之作用力大小為 \( c×1 \rm kg×1 ms^{-2}\) ,亦即 \(c \rm kg ms^{-2} \);其中的 \(c\) 是一個數字。
這個看起來「有點醜」的結果,可以透過定義力的單位來美化它。物理學家定義「\(c \rm kg ms^{-2} \) 」為「1 牛頓」(newton,符號為\( \rm N\)),兩相比較可知:比例常數 \(c\) 的數值被規定為 1 ,而「公斤 × 公尺 ÷ 秒平方」這一串複雜的單位則以一個新的名字「牛頓」來取代。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把 \( \vec{F} =cm \vec{a}\) 改寫成著名的方程式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裡的等號,除了表示作用力、質量與加速度這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比例關係之外,也隱含了外力與加速度之間的因果關係:外力是「造成」質點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簡單來說:外力的作用是因,物體產生的加速度是果。
我們知道,地表附近自由掉落的物體,因受重力作用,會以 \(9.8 \rm ms^{-2} \) 的加速度掉落到地面(忽略緯度高低、空氣阻力等因素)。如果我們拿一個質量 1 公斤的砝碼,鬆手讓它掉落到地面,過程中,由於重力作用(因),砝碼會以 \(9.8 \rm ms^{-2} \) 的加速度向下掉落(果),以等號來連結這個因果關係,表示「造成」或「導致」:
重力 \(=1 \rm kg×9.8 ms^{-2} \)
行文至此,同學或許已經明瞭「\(F\) 等於 \(ma\)」這一句話的背後,隱藏有豐富的物理意義吧!
五,隱含有「轉換」關係的等號
除了因果關係之外,等號也可以表達「轉換關係」,能量守恆就是最常見的例子:從離地面的高度 \(h\) 處的木塊(質量為 \(m\) ),在它自由掉落到地面之前的瞬間速度大小為何?(忽略空氣阻力。)
在木塊掉落的過程,由於重力位能逐漸釋放出來,使得木塊的動能逐漸增大,速率逐漸增快。因此,木塊在落地之前的動能( \( \frac{1}{2} m v^2 \) )是由最初在高處時的重力位能(\( mgh \))「轉換」而來:
\( mgh= \frac{1}{2} m v^2 \)
在以物理觀念列出式子之後,只需要簡單的移項即可得出 \( v= \sqrt{2gh} \)。
當同學遇到這條方程式時,如果直接把它唸成「\( mgh \) 等於 \( \frac{1}{2}mv^2 \) 」,那麼這就只是一個數學語句而已。如果能把它說成「重力位能轉換成動能」,則更能凸顯同學對於物理觀念與物理意義的理解。
愛因斯坦的質能互換公式 \( E=m c^2 \) 是另一個著名的例子,式中的「等號」不僅讓我們可以計算核反應所產生的巨大能量,更聯繫起「質量」與「能量」這兩個原本完全不相關的物理量。質量與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換的關係,顛覆了世人對於「物質」與「能量」的觀點。
「力的定律」與「運動定律」之間的差異,在初學力學定律時,往往受到忽略。前述的虎克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是屬於「力的定律」,探討的是作用力本身的特性,亦即彈力是與伸長量成正比的恢復力,兩質點之間的萬有引力大小,與其質量乘積成正比,而與其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至於「運動定律」(\( \vec{F} = m \vec{a} \))探討的則是作用力與加速度(運動狀態改變)之間的因果關係。
在解題上,考慮到造成運動的因果關係,我們常常需要透過等號,把力的定律與運動定律聯合起來。
以等速率圓周運動為例。雖然它的運動速率是固定的,但由於速度在方向上的持續變化,所以它是一個「變速度」運動,亦即物體具有加速度。
而這個加速度的大小雖然是固定的(\( a_c = \frac{v^2}{r} \)),但方向卻是一直朝向圓心,稱為向心加速度,所以也是一個「變加速度」運動。
如果我們拿一條繩子,繫上一個小石塊,讓它在我們的頭頂上方旋轉做等速率圓周運動,顯然,這個石塊是具有加速度的。從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來看,這個石塊所擁有的向心加速度是「果」,它的「因」在哪裡?答案顯然就是綁著石塊的繩子。換句話說是:繩子的張力「提供」石塊旋轉所需的向心力。
從這個旋轉的小石塊來看「行星繞日」的問題:質量為 m 的行星,繞著質量為 M 的恆星,在半徑為 r 的圓形軌道上運作。此時,旋轉中的行星就像那個小石塊,被一條「無形的繩子」所拉著,也就是說:萬有引力「提供」行星繞日所需要的向心力,那麼很容易就可以推論出行星的公轉速率與週期之間的關係:
\( F_g = F c \) 因=果
\( G \frac{Mm}{r^2} =m \frac{v^2}{r} \) 力的定律=運動定律
在正常的解題過程中,我們通常只會寫出左側的數學步驟,然後便開始計算,從而得出公轉速率為 \( v= \sqrt{ \frac{GM}{r}} \)。從簡單的「時間等於距離除以速率」,把圓周長除以這個速率就可以得出行星的公轉週期為$$ T= \frac{2πr}{v}=2π\sqrt{\frac{r^3}{GM}}$$
數學稍好的同學,還可以同時在等號兩側取平方而讓根號消失,從而得出$$ T^2= \frac{4π^2}{GM}⋅r^3$$
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很容易誤把向心力當成另外一個獨立的作用力或外力,然而,事實上,向心力本身不是一個作用力,而是作用在物體上所有外力(例如繩子的張力、斜面的正向力或萬有引力等)的結果,是這些外力的合力,提供了物體旋轉或作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因此,精確來說,向心力是「果」,而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才是「因」。
對於學過簡諧運動的同學而言,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連接在彈簧上的木塊會做簡諧運動。簡諧運動的定義之一是物體的位移與加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但二者的方向相反。我們只需要結合虎克定律與運動定律(\( −k \vec{x} = m \vec{a} \))便能看出,由於式中的彈力常數k與木塊質量 \(m\) 都是常數,因此可知位移與加速度的大小程正比,式中的負號則表示二者的方向相反。
結語:想清楚,說明白
在現代社會裡,科學與我們一般的日常生活已經密不可分了。世界各國的中學科學教育目標,除了為未來的科學家養成教育奠下基礎之外,更著重於培養未來公民的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的基本定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就科學相關議題進行溝通,或是依此議題去收集資料,並做思考、判斷,從而解決問題或是做出適當的決定。換言之,「溝通」是呈現素養的一個重要方式。
就「科學素養」的角度而言,光學會公式、計算與解題是不夠的,無論是專家要與社會大眾溝通,或是社會大眾要聽得懂專家口中抽象的方程式或術語,理解隱藏在方程式符號背後的意義,都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以紐西蘭的評量方式為例,一份物理考卷會有三大題,每一大題之下再細分為三、四道子題,子題由淺而深依序為 what、how與why的問題,分段給分。最先出現的大多是「定義型」試題,測驗學生是否知道某個定義(what),同學只需根據定義公式,從題目裡挑出合適的數值,代入計算即可。接下來的一或二道子題,則類似我們在台灣試卷上比較熟悉的「解題型」試題,著重在如何(how)看出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的關聯,據此擬定解題計畫,結合不同的公式,經過小心計算來得出正確答案。最後則是我們比較不熟悉的「解釋型」試題,類似申論題,需要透過文字,解釋整個解題的觀念、運用的物理定律與背後的假設條件等等(why),才能得到這道試題的滿分。
很多同學在學習物理的時候,不問前因後果,只知道漫無目的地背下很多公式,其實這個過程不僅無趣,而且在需要解題的時候,面對腦中雜亂無章的眾多公式,往往不知道該選用哪一條公式才好。然而,如果在學習物理公式的時候,稍加思考隱藏在等號背後的含意,便可以在頭腦裡,很自然地把龐雜的物理公式分門別類組織起來,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可以依照問題的情境,運用物理觀念與邏輯思考,選取合適的公式來解決問題。最讓人感到扼腕的情形是,明明可以算出答案,卻因不知該如何解釋,而得不到滿分。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簡單說清楚,就表示你沒完全明白。」雖然數學是物理的主要語言,二者也有很多相似與重疊的地方,但物理終究不是數學,而數學也不是物理。因此,試著用「語言文字」來搭起物理觀念與數學語句之間的溝通橋樑,讓這兩個領域的學習可以相輔相成,彼此相得益彰,既能加深對這兩個學習領域的理解,更能同時提升科學與數學的素養。
簡單來說,學物理,光會背公式、套公式是不夠的,還要能夠用「話」(語言、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才算完整。所以,下一次遇到新的物理公式時,不要直接用「等於」把公式唸出來,試著用其他的同義詞來取代看看吧!